发布时间:2023-11-10 02:42:02 阅读量:
威廉希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冯恋阁 见习记者肖潇 实习生林婉娜 赵灿畅 北京、广州报道
就在最近,Sam Altman代表OpenAI交出了一份答卷:版权盾(Copyright Shield)。他在OpenAI第一届开发者大会上做出承诺,如果使用旗下产品ChatGPT的用户面临版权侵权的法律索赔,其公司承诺会介入辩护,并承担法律费用。此前,谷歌、Getty Images、Shutterstock 、Adobe等公司都曾向用户作出过明确的表态,承诺将支付大模型使用所涉版权纠纷的诉讼费用。
人工智能的版权困境下,类似侵权包赔模式可行吗?在规则体系尚未清晰的当下,AI企业如何顺利走向应用?
受访专家认为,在做好前期训练数据合规的情况下,侵权包赔的模式具备一定可行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提供版权包赔承诺,AIGC工具提供商还会通过事前合规、作者分成等方式平复版权风险的市场担忧。
根据OpenAI官网,版权盾是公司在系统中内置的版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提供的新服务,可以把它理解为软件许可协议中的一种赔偿条款。
具体到实际操作上,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告诉21记者,假如一家公司用ChatGPT为自己生成了一系列营销文章威廉希尔官方网站,当第三方起诉生成文章侵犯版权时,OpenAI可能会为公司提供素材来源、内容生成过程等证据来协助应诉,并承担判定侵权后的赔偿金。
“各大公司采取的‘侵权包赔’模式,在公司已经做好版权保障,比如获得了相关著作权人使用许可的情况下,是合理且可行的。”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威廉希尔官方网站、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如此评价道。
不过他也指出,如果著作权人未对训练数据授权的,人工智能公司在面对纠纷时,一方面需要支付侵权赔偿,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停止侵权的法律责任,换言之,公司需要用未经授权训练素材训练出的结果进行审查,如果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还应该进行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版权盾仅针对ChatGPT Enterprise的用户和开发者平台的使用者,也就是说,公司并不为ChatGPT的过亿普通用户提供赔偿。
此外,21记者发现,类似赔偿条款通常会设定赔偿的上限金额、用户免责的前提条件等,但OpenAI目前没有公布版权盾的更多细节。“版权盾是否属于一种兜底承诺,还要看条款的具体约定。”夏海龙指出。
OpenAI为何要保证侵权包赔?在开发者大会现场,Sam Altman在“开发者请求”中数次提到版权保护这一关键词,可见推出版权盾的主要目的是回应市场担忧。
在Acrolinx最近对世界500 强公司的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知识产权是他们使用生成式AI的最大担忧。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1001位受访的软件开发者中,90%的开发者在用AI开发软件时会认真考虑隐私和知识产权问题。
数百万到数十亿条的大模型训练数据多来自网络中抓取的电子书、艺术作品、电子邮件、歌曲,抓取时并未告知原作者,通常也难获得单独授权。因此训练AI和AI生成的数据,往往难以判断版权归属。
在版权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障碍的当下,不难理解,担忧版权侵权和缺乏兜底赔偿,都可能成为企业不选择供应商的理由。对于目前估值上升到800亿美元的OpenAI,回应大模型的核心版权问题,是关键且必要的一步。
AI领域中关于版权侵权争议始终存在,检索发现,侵权指控主要分两类:一类诉讼提出作品被用于最初的模型训练,因而每一项AI输出都是侵权衍生品;一类诉讼集中在输出端,认为具体的AI生成作品复制、模仿了原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输入端的训练数据库无疑是版权争议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硅谷所处的美国加州地区法院,自2022年至今受理了起码10起关于大模型训练数据的版权起诉。今年9月,包括《权力的游戏》系列丛书的作者George R.R. Martin在内的17名作家向OpenAI发起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批量复制原告的作品,并将这些受版权保护的材料用以模型训练和响应。OpenAI等人工智能公司则用“合理使用”的豁免条款来支持自己的正当性。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美国最高法院确立的一种版权材料使用豁免原则。在侵权诉讼中,法院会考虑使用版权作品的数量、使用的影响等四个要素,并采用“转换性使用”的判定标准,即二次使用能不能为原作带来新的意义、新的美感等。尽管大模型训练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美国司法侧没有给出明显倾向,但灵活的认定原则和自由裁量空间或是OpenAI做出承诺的底气。
“在输入端,”游云庭指出,“如果使用了未经授权的素材,训练这一行为就涉嫌侵权,但部分人工智能公司也抗辩,说他们的训练行为使用素材属于合理使用,具体各国法律规定不同,所以还要让子弹飞一会儿,看看各国法院最终怎么判。”
而在输出端,也有多起版权诉讼剑指AI公司。比如今年年初,媒体报道美国三位视觉艺术家对Stability AI、Midjourney、DeviantArt三家AIGC商业应用公司提起集体诉讼,认为AI作图软件以他们的风格创建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这些副本属于未经授权的衍生作品,侵犯其著作权。
夏海龙指出:“著作权侵权的判定要件之一是构成实质性相似。”在他看来,在使用他人的作品作为源素材的情况下,AI大模型输出端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生成内容与其他权利作品构成实质性相似,法律上即可认定构成侵权;生成作品与源素材不构成实质性相似。“在这种情况下,权利人很难取证自己的作品是否被用作大模型素材,从法律上看,若权利人无证据则无法证明行为人侵权或行为不合理。”夏海龙指出。
游云庭认为,针对AI输出端的版权问题,“题眼”在于获得版权人授权。“如果人工智能的训练素材经过授权的,那么生成的作品版权风险就会比较小,至少不会侵权相应素材的著作权人。”
围绕人工智能产生的版权问题暂时没有明确的版权规定和权责划定,对簿公堂的案件也暂未迎来太多结果,诉讼这一“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头顶,AIGC的应用成为一个尴尬的问题。
作为扩大商业市场的重要一步,侵权包赔承诺似乎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公司“武器库”里的必备工具。在OpenAI之前,谷歌、微软、亚马逊、Getty Images、Shutterstock 、Adobe 等都曾向企业级用户作出过明确的表态——遇到问题,平台买单。
以微软为例,其承诺称第三方因使用微软的 Copilot 或其生成的输出而对商业客户提起版权侵权诉讼,只要客户使用了内置的安全防护和内容过滤器,微软将为客户辩护并支付任何不利判决或和解的金额。
在更垂直的领域,提供AI图像生成的公司也做出了侵权包赔的承诺。Photoshop的母公司Adobe于今年6月正式推出了Firefly(萤火虫)企业版,其数字媒体副总裁Claude Alexandre公开表示,企业用户若因使用Firefly生成内容而遭受任何法律诉讼,Adobe将赔偿损失并承担所有责任。商业图库网站Shutterstock也采用了类似做法,希望让客户免于版权纠纷困扰。
除了提供版权包赔承诺,AIGC工具提供商在探索更多机制以应对法律不确定性,回应商业市场的担忧。一些公司选择在训练伊始就强调合规,另外一些公司则表示向愿意将自己的作品用于AI模型训练的创作者提供经济报酬。
Adobe和Shutterstock从初始数据输入环节便具有较强的合规意识。作为美国知名图片库和编辑工具供应商,截至2023年3月,版权素材库中有超过4.44亿图片。而针对旗下AI应用Firefly的训练素材,Adobe官方表示,该生成式AI的训练数据集均来自公开许可的作品和版权已过期的公共领域内容。
在经济报酬方面,Shutterstock就曾推出收入分成补偿模型,提供训练数据的作者能凭借IP和贡献量提供补偿,并共享AI生成内容的未来收入。不过补偿金额和分配机制没有披露。
比如原创社区LOFTER推出的AI“头像生成器”功能就引发了侵权争议,事后LOFTER强调该功能无盈利目的,且表示“未使用LOFTER用户的作品,如确有侵犯,每张照片将赔偿原作者一万元。”而后视觉中国也上线对版权图片进行二次创作的AI创意工具,在上架初期就早早声明了原版权作者能获得分成收益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对于没有素材版权优势的AIGC企业,如何发掘商业模式回应版权担忧,又如何保证AI训练数据、输出内容的版权合规性,目前依然没有出现清晰的方案。
就此次OpenAI发布的侵权盾工具及类似举措,夏海龙坦言,从侵权责任法的角度看,假如某一软件存在侵权,侵权责任本应由侵权软件的制作者、销售者、提供者承担。但具体到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服务上,则需要根据服务的具体形态来判断。“关键还是要看用户在内容生成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如果用户能够通过自行上传素材的方式来决定生成内容,平台的责任相对就会相对减小。”他指出。